对孔子人生哲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解读
情感挽回网
2023-07-03 02:09:00
对孔子人生哲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解读
十有五而志于学,到底学什么?
儒家文化认为,古代学生的学习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想往后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荫庇子孙。那定要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然后再做一个有知识的人。只有在这个前题下,人的知识越多越好,人的本事越大越好,人的学问越深越好。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是小孩启蒙教育的范畴了。
三十而立,具体立什么?
三十岁的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简单说,三十岁的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业、立家三个方面来概括。
立身:就是确立自己所培植的品格。我认为它应包括: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涵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自强是立身之本,别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资助上,寄托在别人的怜悯上,寄托在命运的惠顾上,那都是软弱的表现、无能的显现、愚蠢的体现。立身是对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
立业:就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三十的人应该有比较固定的职业了。从事每项事业都要有本领,按现代话讲就是有一技之长。这是为生的必备、人生的必需、一生的必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每个人各个方面的要求都会越来越高,中国劳动力过剩更加剧了这种过高的要求,这只是这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立业不但是求生的手段,也是尽责的本分,更是成家的保障。
立家:就是确认自己所巩固的家庭。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推迟了年轻人组建家庭的时间,这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我始终认为三十岁立家实在太迟了。至于是先立业后立家,还是先立家后立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也不必要分哪个为先哪个在后。年轻人必须负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还是早些好。
三十而立是对年轻人的起码要求,可现实却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的距离,这当然和国人对孩子的溺爱及就业压力有关,这也是中国特色吧!
四十而不惑,明白了什么?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人到了四十岁,咀嚼了世态的冷暖,感怀了岁月的无情,明晰了人情的寡薄。继而少了激情,多了沉稳;少了冲动,多了冷静;少了烦恼,多了理智;少了放任,多了责任;少了盲从,多了自我;少了傲慢,多了谦恭……四十岁的人是十分理智、清醒、明睿的,对外,他明白了社会;对内,他明白了自己;对己,他明白了责任。
对外,他明白了社会。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越进步,人们对其的依赖度就会越高。四十岁的人,不再年轻,少有了对社会的幻想;四十岁的人,不再狂妄,拥有了对社会的认知;四十岁的人,不再激情,懂得了对社会的宽容。因为他们清楚,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个体是群体中的一分子,个体左右不了群体,那就必须正视它,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空想。
对内,他明白了自己。所谓成长的轨迹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有理想,而不妄想;有愿望,而不奢望;有作为,而不妄为。有理想,关键在于行动实践;有愿望,关键在于切合实际;有作为,关键在于适时有度。四十岁的人,人生走过一半,机会变少了,机遇不多了,机率不高了,不应该再犯过错而走迂回的路了。
对己,他明白了责任。四十岁的人最大特点是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他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抚养子女责任。首先,他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不单是生存的需要,也是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是必须尽到的社会责任,只有每个社会成员的辛勤工作,才换来整个社会的进步;其次,四十岁的人,其父母年龄都大了,做为四十岁的人,必须承担起赡养老人的家庭责任,尽心尽力尽早去尽孝;还有,四十岁的人,子女都处在学习阶段,培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即是父母的责任,也是为社会延续和发展所应尽的社会责任。
四十岁的人,是人生辉煌时期,也是为社会和家庭贡献最大的时期。
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么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因果轮回报应,他深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道理,从而豁达、顺畅、融通。“天命”说到底实在很简单,便是你该怎么做,你该怎么行,你该怎么说。因为无论你的学识是否渊博、阅历是否丰富、能力是否强弱,到了这个年龄段都已经成型定位了。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明白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晓得了自己的未竟责任,不懈怠。
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三十岁时,阅历尚浅,其人生轨迹一般是迂回曲折的;四十岁时,知世渐深,其人生轨迹相对平和稳健的;五十岁时,洞悉社会,其人生轨迹理应静谧和谐的。如无特殊情况,很难再出现大的波动。五十岁的人,走过了人生的大半世,他们正处于人生最清醒的阶段,因而决不会埋怨上天不公,而是默默接受已有的现实,十分平静地工作和生活
明白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在事业上,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无论在专业知识、技术水平、经验老到等方面都拥有了一定的实力;在经济上,经过二十几年的积累,无论在同事中、生活上、家庭里也具备了一定的财力;在实践上,经过二十几年的磨练、无论在待人接客、说话艺术、左右逢源等领域齐备了一定的能力。尽管每个人的实力、财力、能力各有差异,对社会的影响、贡献、掌控不尽相同,但就每个人的纵向来看,五十岁的人,决不会再埋怨别人,他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也习惯了自己的应有角色。
晓得了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五十岁的人,正是事业的辉煌期,还要尽社会责任;五十岁的人,正是人生的不惑期,上有父母要赡养,下有儿女要抚养,中有家庭要照养,更需尽家庭责任;五十岁的人,每想到自己未竟的崇高责任,都会油然而生地迸发出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进而逼迫自己不敢有任何懈怠,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因为他们了解社会,可他们更洞悉自己!
六十而耳顺,看透了什么?
胡适说:“耳顺”是能容忍“逆耳”之言,听“逆言”不觉得“逆耳”。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人到了这个岁数,不管听到什么言论,遭遇什么评说,面临什么坎坷,都能做到不激动、不生气、不争辩。,使自己的情绪顺应内心想法、顺应客观环境、顺应事物规律。可以说,六十岁的人看透了人生;六十岁的人看透了生命;六十岁的人看透了名利。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人生。人生就是三个时期:从出生到走向社会之前,是学习知识,掌握本领,领悟做人阶段,我们谓之为生长期,其年龄大约到二十二岁左右;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之前,是努力工作,赡养老人,抚育子女阶段,我们名之为贡献期,其年龄为二十二岁至六十岁;从六十岁退休之后,是享受生活、感验子孝、静养天年的阶段,我们称之为收获期。六十岁的人,明白了这些,就乐于接受这个现实,缘由是他们懂得,每个年龄段的人就应该有那个年龄段的人应有的生活。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生命。生命、生命,寓意为能够自由生活才可掌控自己的命运。所以六十岁的人,健康快乐的生活,平安愉悦的生活,学习锻炼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不但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而且能够避免病痛的折磨。这既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也是给自己的一种安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己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大于向社会和他人的索取,你做到了,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名利。在上班时,你在工作中的角色,决定了自己的社会地位;退休以后,相应的角色也变化了,从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变成以家庭角色为主了。例如,你工作时是什么处长、科长、主任、工程师、教师、医生……退休了,就一个称呼:退休人员。至于利,你退休后的养老金必然少于在岗时的薪酬,根据自己的收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了,再多的财产,当你离开人世时,也都留给子女了。唯有身体是自己的,你生病了,别人替代不了,你健康了,别人也左右不了。
六十岁的人,经历了岁月的打磨,经历了风雨的欺凌,经历了生活的历练。成就的却是自己丰富的阅历、深沉的涵养、包容的胸襟。六十岁的人,是人生的晚秋,他的生活节奏慢了,却可以细细品味人生的苦辣;他的工作状态变了,却能够静静咀嚼人生的得失;他的心理境况换了,却得以慢慢欣赏人生的精彩。六十岁的人,是人生的晚秋,但只有晚秋才有它与众不同的风采!
七十从心所欲,做了些什么?
七十从心所欲,很简单,就是顺从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很重要的是后面的三个字:不逾矩,得不违反规矩,那么,应该怎样去做,我认为应该是: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从心所欲要不逾矩。
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对外界,没什么抱怨了,养老金多少不计较,孩子是否常来不在乎,外人怎么说辞不重要,对物质生活没过高要求,吃好就行;对住房条件没太多奢望,够住就可;对衣着穿戴没刻意打扮,干净就好。同时,对别人的看法不顾忌,对身体的衰老不惊慌,对死亡的逼近不恐惧,一切顺其自然。
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面对生活各种遭遇都坦然面对,遇到高兴的事,不过度兴奋;遇到悲伤的事,不深显伤感,遇到失意的事,不一味计较。甚至对疾病的伤痛也能公然待之,坦然对之,默然受之,总之,不管遇见什么事,都能保持从容安定的心理状态。
从心所欲要不逾矩。从心所欲并不是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顾,什么也不要。不逾矩,就是要合乎规矩、要合乎方圆、要合乎原则。对哪些事要合乎规矩呢?我认为就是三个字:情理法。一般来说,违法的事,谁也不会去做,如何讲情讲理,倒是应该注意的,在老同志、老同学、老朋友之间尽量少讲理多讲情;在家庭内部之间,我认为最好只讲情别讲理,没有什么谁绝对对,谁绝对错;没有什么谁绝对好,谁绝对坏;没有什么谁绝对优,谁绝对劣;老两口健康地度过余生,就是幸福了。只要合乎情理法的事,那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你兴趣,只要你高兴,只要你快乐就行。
有人说:六十岁的人,当官不当官一个样,七十岁的人,有钱没钱一个样,这话有一定道理。七十岁以后,人人一个样,都是追求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别追求高寿,要追求高生命质量,只有高生命质量,才是完美的人生。
- 本文地址:http://www.wanhuiwang.com.cn/wenda/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