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情感挽回网 2023-07-05 21:46:28

    人是什么?     爱因斯坦用很明确的语言和结论回答了这个万古恒新问题: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通过别人所创造的语言别人传授给我们的。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雨果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我们都是罪人;我们都被判了死刑,但是都有一个不定期的缓期徒刑;我们只有一个短暂的期间,然后我们所呆的这块地方就不会在有我们了。        康德却这样认为:人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而孔子说:生无所息。(意为人活着就没有休息的时候)        这么多智者的回答,都指出人在于不断地追求。        如何定位自己的生死观,这决定了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取向。这是个基础。任何对生命与死亡的误解,都会导致我们走很多曲折不同的人生路。总结一下历史上的各色人物,老子有他“静”的人生,孔子有他“动”的人生,曹雪芹有他“悲”的人生,林语堂有他“喜”的人生;萨特有他“自由”的人生,高尔基有他“激进”的人生。他们的人生各有不同,各有曲直,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共性和个性。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在生死观影响的基础上,还有性格、权力、阶层、名誉、社会环境等内外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对人生路与自我价值的择取和实现。        生死观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对人生的不同看法。或许人们说得最多的就是人生如梦这句话了。从苏轼的“人生如梦”一直到今天的浮生若梦云云,不少人对人生持悲观主义的消极态度。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无所谓的、疏狂的、放荡的、不羁的人生姿态在很多中国人的身上都可以找到,特别是在一些有才能的人身上,更成了他们个性化的体现。如辛弃疾、马致远、王骆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苦短也是一种说法。这种感觉应该是社会的下层更有体会。对于以体力换取微薄薪水的人来说,苦短是一个比较恰当的形容。这是作为人的悲的一方面来说的。在它的另一面,抱积极人生观的也不少。从古代的孔子、孟子、墨子到近代的孙中山、鲁迅都是这方面的代表。视天下苍生存亡为己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罗素在他的《我为什么活着》说道,三种单纯而极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爱情和知识只要存在,总是向上导往天堂,但是,怜悯又总是把我带回人间。鲁迅他们也正是这一类人。不过,悲也好,喜也罢,消极也好,积极也罢。爱情与理想是人类几千年来恒古不变的人生追求。这也是上面两类人的共性。        寻求爱情是人的生理与心理的本能。生理的本能也称为性本能,还在人的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有征兆了,这表现为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方面。性,它能给人带来快乐,这种吸引力是人类无法自拨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性给人带来的快乐受往往能够让人牺牲生活中的其它一切。心理的本能则是因为人的灵魂是孤独的、弱小的,它需要慰藉和扶持。当人陷入孤独的深渊,当人走在绝望的边缘,他需要一种力量改变这种状况,而这种力量只有通过爱情才能获得长久的保障。爱情还能让人找到自己的天堂和世界,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在这里得以展现。联想到现实之中殉情的种种现象,爱竟可以叫人生,也可以叫人死,生死在爱情面前竟毫无意义,足见爱情的魔力不是理性所能驾驭的。爱情能够让人感受生之美好,郫视死之恐惧。这是爱情的意义与价值。        人生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人生。成就、自由、快乐、充实等,这些都是人类所追求的东西。说到本质,人生追求的是精神方面的感受。或许人生所追求的就是一种感觉罢。成就感、自由感、快乐感、充实感,这些都是。成就感是我们老祖宗开始就有的观念,做一番大事业,出人头地,这是传统观念的人生意义。具体的说,成就感能够让人产生美好感觉,能够让人生得到某些补尝与慰藉。但当一个人达到人生的高峰的时候,却又是人生最困惑的时候。曾经有三个年轻人竞选酋长,老酋长让他们攀登部落里最高的山峰,并回来描述上面的一切。第一个回来的年轻人告诉老酋长,他看到了满地的石头,老酋长笑道,孩子,你只是到了山脚;第二个回来的年轻人回来告诉老酋长,他看到了那里有一个亭子,周围空气清新,花香鸟语。老酋长对他说,你只是到了山腰;第三个年青人回来拖着步子,他对老酋长说,我来到了山顶,可是那里除了自己外,蓝天四垂,空无一物。英雄何所遇?他遇到的是满身的伤痕,以及愈来愈真切的渺小感。这也是高处不胜寒罢。无论我们的人生处于何种境地、状态,都将面临两难的选择,人生是矛盾的。        萨特认为,个人的存在是自由的。他的一生可谓是自由的人生,可他的自由人生有时也“很无奈”:“存在”的自由让他自己感到了人生的“虚无”。现在也有很多人追求自由,如自由作家,自由诗人,还有SOHO等。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追求人生的自由成了现在流行的时尚。但是时尚的东西终究是肤浅的,如何深化这种自由观念成了问题。自由人生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获得,而是一生的追求。当然,自由是相对身心而言的,自由的定义也各有不同,有些人认为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算自由了,有些人认为身无拘束算是自由。自由的要求是合理的,也是人的天性。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是人类自己把自由禁固起来,为了建设文明;在某个条件下又自发性的释放,但过度释放又能让人变得颓废,所以在很多的自由人身上找到颓废的色彩。马致远这个“断肠人”就是很好的例子,经历了数不尽的人生路,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听了让人无限感伤。        充实、快乐、幸福的生活是人生的终极追求的状态。无论是对于爱情,还是理想,人最终追求的还是这些感觉。我经常停留在快乐与忧伤、悲与欢之间,有时候也大悲大喜,大欢大忧。我的人生倾向于一种静,但也追求“动”;倾向于一种悲,但也追求“喜”;倾向于一种自由,但也追求一种“激进”。这并不是中庸,而是恰到好处。其实,无论是老子和孔子,还是曹雪芹和林语堂,他们都有过对人生美好的向往,只是性格、社会背景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结局。在这里体现了复杂的人性。这就好像现实中的一些人,有的愈挫愈坚,有的愈挫愈奸,有的愈挫愈贱,两者的情形是一样的。有时候我们觉得生活很空虚,这时候需要爱情或理想去填补,再或者去找一些乐子;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快乐和幸福,其实要快乐很简单,只要懂得如何对付那些不快乐的事就豁然开朗了;至于幸福,我们确实很少无忧无虑、没有烦恼,但是一个人能够过得快乐,能够懂得如何应付忧愁和烦恼,这也就够了。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不一定只是自我意志的肯定与实现。一个人在追求他所认为的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同时,他还处在他人意志的影响下。这如前面所说的孙中山、鲁迅等革命战士,他们的生活并不是自我为中心的,而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他们获得了双重的人生意义与价值。摒弃了自我为中心的狭隘心理,其实我们对人生可以充满豪情,对生命可以到处歌唱,对死亡可以尽情嘲讽。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来到一个叫哲学殿堂的圆塔,我向里面喊,里面空幽幽一片,只有我的回声 。塔的梯子中间是断的,正当我想上去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苍老而浑厚的声音,他问了我一个问题,我答对了,就可以上去,但却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跳过那断掉的楼梯。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这种考验,我又上了一层楼梯,但不觉之中我却来 到了一个很美丽的湖边,那里是幽静的,花香鸟语,却只有我一个人,我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正当我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时,突然梦消失了。这大概是我的人生预言罢。人生之中,总是有很多美好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掘取,最起码不会像某些人说得那样毫无意义。尽管我们在一生中也或多或少吃些苦头,但回想过去所经历过的辛苦却又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人死万事空,但一个人在一生中没有什么大的遗憾,也就不枉此生了。
  • 本文地址:http://www.wanhuiwang.com.cn/wenda/141.html
相关文章